陆军方队受阅队员涵盖军官、军士、义务兵群体,99%来自基层一线。 新华社发
昨天,当受阅队伍依次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,摄影师的镜头突然捕捉到这样一组画面:多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从座位上颤颤巍巍站起身,缓缓抬起布满褶皱的右手,目光坚毅,庄严敬礼。
胜利日阅兵,是对艰苦卓绝抗战岁月的深情回望,也是对无数先烈英勇献身的崇高致敬。从14年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,在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。他们的血脉,时至今日,依然是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源泉。
“徒步方队深富优配,体现的是‘一老一新’,‘一老’就是抗战老部队,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、新四军、东北抗联、华南游击队等单位,以及抗日根据地所在省份民兵为主抽组。”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、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在介绍阅兵情况时说。
英雄血脉,赓续传承。
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连队“刘老庄连”,曾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,战士们用刺刀、用枪托,甚至用牙齿,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,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,全连82人“无一投降,无一生还”。如今,见证了艰苦卓绝抗战历程的“刘老庄连”,战士编号已从83号延续到了6673号。当连队十余名受阅战士步伐铿锵地走过天安门,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信念:“我代表的是‘刘老庄连’全体官兵,必须赓续发扬‘生命不息、战斗不止’的连魂,全力以赴完成任务。”
头戴蓝色贝雷帽、脖系蓝色丝巾,受阅方队中,执行过联合国维和任务的“蓝盔英雄”格外引人注目。他们中,就有来自杨靖宇支队的维和官兵。杨靖宇支队前身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,由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亲手缔造。从白山黑水的抗日战场到全球维和的国际舞台,杨靖宇支队的精神从未褪色。走过天安门广场,他们坚定的身影向世界证明:从抵御侵略到守护和平,中国军队始终以担当诠释初心,以行动续写荣光。
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、老虎团、战斗模范团、红军师、铁军营……每一个闪光的名字,都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。来自抗战老部队的新力量,穿越巍巍太行的烽火,踏着滚滚黄河的波涛,沿着英雄的足迹昂首走来,在雄壮的乐曲中,披坚执锐,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。
抗战老战士的军礼,令人动容。“这是您浴血守卫的河山。”“山河锦绣,家国盛景,今日之中国,山河已无恙。”“他们替牺牲的战士们见证了祖国的盛世。”……在这条新闻下的评论区,家国情怀在指尖涌动,理想信念的火种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张楠
锦盈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